广州龙朔文化传播公司(龙朔文风)
2024-09-29

求禅宗六个祖师的介绍

初祖达摩祖师菩提达摩(?-536),印度人,于梁大通元年(527年)来华传播佛教。达摩在洛阳少林寺五乳峰上石洞里面壁静修九年,依据大乘派教义,融汇中国精神,开创了禅宗,被尊为初祖。慧可东魏天平三年(536年)圆寂,传法于慧可。 二祖慧可大师(487-593),俗姓姬,河南荣阳县人。

初祖达摩。达摩在中国始传禅宗,“直指人心,见性成佛,不立文字,教外别传”,经二祖慧可,三祖僧璨、四祖道信、五祖弘忍、六祖惠能等大力弘扬,终于一花五叶,盛开秘苑,成为中国佛教最大宗门,后人便尊达摩为中国禅宗初祖,尊少林寺为中国禅宗祖庭。二祖慧可。

‘达摩祖师’,俗家姓刹帝利,本名菩提多罗,后改号菩提达摩,是南天竺国香至王的三子;二十七世祖般若多罗尊者得道祖师的密迹,因而说:‘汝于诸法,已经得到通量,要知达摩的意义,为通为大,宜名达摩;’此后,祖师便改名为菩提达摩了。

吴京.谢延峰.房祖明...===人新出的电影名字叫什么..

谢霆锋自拍《龙虎门》后, 对中国功夫武术产生了浓厚兴趣, 这一次能与内地武打高手吴京合作拍电影, 他当然不会错过和长辈切磋武术的机会, 霆锋笑说在拍摄时间以外, 他和吴京经常会以切磋武艺来消磨时间, 有时候还会把家中的武器带回片场比划比划。

达摩和六祖相差多少年

年。达摩祖师,是印度人,原名菩提多罗,自称佛传禅宗第二十八祖,为中国禅宗的始祖,对中华文化起了很大的影响。六祖惠能大师,俗姓卢,唐新州人,生于公元638年,坐化于公元713年,“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。由此可见,两者相差110年。

达摩渡长江入北魏境,先游历了洛阳,后到少林寺,在五乳峰上一个石洞里面壁静修,时间长达九年。他依据大乘派教义,融汇中国精神,开创了中国佛教禅宗,被尊为初祖。在众多求教者中,达摩选择将衣钵传给了慧可。东魏天平三年(536年)达摩圆寂,葬于熊耳山,立塔于定林寺。

禅宗五祖弘忍!(公元601-674年)!俗家姓周!禅宗六祖慧能!(638~713年8月3日)俗姓卢!禅宗没有第7祖 因为到六祖以后就分支了,分成5大宗派 达摩把禅宗从印度传来前,达摩的师父般若多罗对达摩说:这个法脉只传六代。也就是说 六祖以后不允许再有人叫禅宗的“ 祖”。

接引学众。)五祖弘忍大师(601-674)(少从道信大师出家,后继承衣钵,开“东山”道场,来学甚众。)六祖慧能大师(638-713)(承启禅宗法脉的一代传奇大师,于弘忍大师得付法印,后弘化于岭南,开曹溪道场,法嗣甚众,禅宗法脉遂彰兴天下。有《六祖法宝坛经》传世。)表信之衣钵止此不传。

像法时期(释迦牟尼佛灭度1000——2000),末法时期(释迦牟尼佛灭度2000年以后)成就。达摩祖师来中国传法的时间是像法末期,传到六祖慧能大师的时候差不多就到末法了,也就是说禅宗应该让位给净土了。达摩大师说:“到那个时候,禅宗法门已经传遍各地,但是说法的人多,行法的人少。

美则美矣,了则未了的意思

美则美矣了则未了的意思是神秀的偈语虽然文辞华美,但还未能彻底了断,未能彻底体悟到空的境界。原文节选:五祖弘忍挑选继承人,一日聚集众僧,告取自本心般若之性,令其徒各作一偈,若悟大意,可付衣钵为第六代祖。时有上座僧神秀,学识渊博,思作一偈,写于廊壁间。

红楼梦中,黛玉说:“美则美矣,了则未了。”就是说,如果说好呢,确实也挺好的了,但没有完结,不够完美。

了则未了。这句话的意思是,虽然某件事物看起来很美,但它的意义和价值还没有完全结束或实现。它常常用来形容一种未完成的美好或一种未完成的追求。

虽然言下之意为过分表现出自己对接过衣钵的心思,但过分表现出自己与别人不同,却也透露出几分对名誉和声望的追求 所以,慧能才会说“美则美矣,了则未了”,也是说,诗歌做的是极美,表面上很契合当前佛祖的禅意,但实际上大师的追求的真理,师兄却未能禅透。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。

惠能闻诵后,问是何人章句,有人告之,惠能听后则说,“美则美矣,了则未了。”众徒听了笑其庸流浅智。惠能亦无怪意,说吾亦有一偈,于是夜间请人代书于神秀偈旁。偈曰:“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。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。”众见偈惊异,各相谓言,奇哉不可以貌看人。

在舂米房干活的一个普通弟子叫慧能,他说:“美则美矣,了则未了。”(意思是说“他说得很美,但是没有把世界彻底“看空”)。慧能也出一个偈子:“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;本来无一物,何处染尘埃!”(这偈子的中心意思是:心灵应该真正虚无,“尘埃”就无处落脚。